2020-08-24 16:25:00

十年磨一劍,磊晶技術驚豔全球

2020-08-24 16:25:00 | Share this post: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楊展其,獲得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第八屆年輕學者創新獎、徐有庠科技論文獎,現年33歲的他,去年以突破記憶體傳統儲存方式,開發出以光控制多重記憶組態、不需要傳統電路的關鍵技術,突破全球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材料」,讓人驚艷!

 

身形瘦高的楊展其置身在大學生之間,說是大學生也毫不違和,但當他認真鑽進研究世界,一栽進去便廢寢忘食;交通大學材料系一路讀到交通大學材料所,再到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做研究,他研究專長領域為多鐵材料、雷射分子束磊晶、複雜性氧化物、量子材料與材料物理等,從2009年博士班鑽進雷射分子束磊晶領域,到去年端出傲視全球成果,足足走了10年的歷程。

 

楊展其副教授獲傑出人 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

從材料跨足物理,楊展其始終走在他喜歡摸索的道路上,在大學之前,成為一名專職教授就是他所憧憬的職業之一,另一個則是醫生,但大學聯考差3分跟醫學系失之交臂,雖然可以填上牙醫系,但他受限於先天頸椎問題,無法勝任牙醫而捨棄,「一般人有彎度,但我的頸椎偏直容易壓迫神經,只要低頭看書三分鐘,脖子就很痛,高中時期還常常因此要去打針緩解。」

 

他說,從小志願想當醫生、教授,多少與小時候家境不寬裕有關,高中畢業的父親任職於中山科學研究院擔任技術員,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兼做家庭代工,父母養三個小孩非常辛苦,「想成為醫生跟教授也是希望即使沒有賺很多錢,也能夠被看得起,這是對爸媽最好的回報。」

 

雖受限於先天條件無法成為醫生,但他在「材料」這門領域發掘到更大的樂趣,「我本身對材料科學與基礎物理就蠻有興趣的,而且不是只想要做參數調整或改善材料特性,我是想從最微小的原子層面,去改變材料,或創造、合成全新的材料。」從小喜歡手做、摸索的他,在大學時代多方汲取知識、累積經驗,但真正奠定他志向的則是博士班指導老師朱英豪。

 

「朱英豪老師影響我最大,他是台灣唯一連續4屆(8年)的高引用學者,而我是他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他讓我了解做學問、做研究與教育的意義。」楊展其與研究團隊開發出光控多位元記憶組態關鍵技術,並以多鐵性材料「鐵酸鉍」和獨步的光控技術,成功以非接觸式且無需電路的光控方式來儲存資料,研究獲國際肯定。

 

楊展其說,目前的記憶體讀取和寫入資訊,都必須透過電壓來改變材料狀態,團隊提出關鍵光控技術,以光照方式存取資料,不需要複雜電路設計,還可同時調控多位元記憶狀態,可以大幅縮小記憶體體積,提升儲存效益,使材料未來有機會可以導入量子儲存、量子通訊領域。他說,這個研究最大意義在於,當人們有能力從原子階層就開始設計並調控材料的晶體結構與物理特性時,就能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性,也能藉此告訴所有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台灣儘管不大,但也能夠利用先天的優勢與極佳的創意,引領新世代關鍵材料與技術的開發。

 

他也提到,這項研究是以成大為主的研究團隊完成,也得到與友好的德國與美國研究夥伴支持。此外,臺灣同步輻射中心也提供研究人員獨特的同步光源研究平台,讓有需要的科學家都可以申請使用。他特別感謝成大與科技部大力支持建立最先進的雷射分子束磊晶平台,尤其是成大校方大力支持,草創初期便投入大量資源以行動支持,才能成立一個造價破千萬的高階平台,完成後續研究。

 

他說,以一個新人來說,很難在前幾年就拿到這樣的經費做這件事,但在成大系統下,有能力的青年學者只要有潛力,成大就願意投注資源。另外,他也感謝科技部的愛因斯坦培植計畫,這是一個專門針對32歲以下年輕人的培植計畫(現已改為35歲以下可申請),因為當初買機台就沒有錢了,多虧這個計畫,讓團隊買完機台後,還有經費持續讓相關研究計劃得以推動。

 

「系上有一種團結的氣氛,彼此奧援幫忙、而不是孤軍奮戰。」楊展其說,好好專注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他的理念,尤其,一個新人教授最大難關在於必須發表很多文章、追求升等,但他自己反其道而行,第一篇文章是在實驗室運作三年後才發表,這是一般人很難想像的,但他堅信,好好把事做好,才能有影響力。

 

來成大之前,他有機會留在美國,但他沒有;在成大教書研究這些年也屢次面臨大陸高薪挖角,楊展其清楚大學教育的價值真諦,他說,對於未來仍充滿期待,期待能把自己的本分做得更好,心無旁騖,除了持續專注研究,最重要的是希望學生可以學到相對應的知識與能力,才能影響這個世界,「當初,我的老師就是這樣教我的。」

 

 

 

 

延伸閱讀

「有庠科技獎」是台灣科技領域研究中具指標意義的重要大獎。2020年成功大學學者在「第十八屆有庠科技獎」、「第九屆有庠科技發明獎」共囊括4席,為近年之最。4位學者以學術成果協助產業創新,提昇台灣科技的競爭力,表現傑出、貢獻卓著。

「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是國科會(科技部前身)核准成立之第一家民間財團法人組織,積極推動國內科技事務及獎勵科技人才。每年舉辦「有庠科技獎」,是國內科技學術領域盛會。獎項分為「有庠科技講座」5名、「有庠科技論文獎」12名,以及兩年一次的「有庠科技發明獎」6名。成大今年一口氣拿下4席,實屬不易。

物理系副教授兼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成員楊展其在「奈米科技類」獲得有庠科技論文獎。他同時也是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之「愛因斯坦培植計畫」學者之一,在此嶄露頭角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專長領域為材料物理,楊展其副教授與團隊開發出新世代的關鍵光控技術,可用於同時調變多元記憶體材料鐵酸鉍(BiFeO3)之多種記憶組態。單一鐵酸鉍的原子晶胞有8種排列組合的記憶組態,具有遠高於室溫的耐受性與穩定度,其相關應用可大幅提升資料儲存密度,而且降低耗能。

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量子電腦開發,都需要儲存海量資訊及快速存取的記憶體技術。楊展其副教授表示,若能掌握大容量、小型化且節能的多位元記憶體技術,再搭配高速運算,對於發展中的物聯網、人工智慧及量子運算都有正面助益。

 

 

 

 

資料來源:成大新聞中心

Share this post:

Related articles

與達賴喇嘛對談量子科學:陳岳男教授印度行

2018-11-15 10:31:00

故事‧觀點

成大物理系特聘教授陳岳男與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等國內知名學者,11月初前往印度,共同參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首次與華人量子科學家對談,對達賴的幽默親切印象深刻,形容他心胸開闊樂於與人溝通相互理解,認為此次對談是「科學與宗教的重要交會,不...

Read More

感謝上天願意給機會,靠努力開啟人生新頁

2018-06-05 11:41:00

故事‧觀點

成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張泰榕,2019年初受邀到世界最大物理學組織-美國物理年會演講,分享在拓樸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能有如此殊榮,想必是從小到大課業成績優異的勝利組吧,但深談後卻發現,張泰榕一路走來可說是則勵志故事。國小到高中課業成績都...

Read More

【顯光人物】110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得主劉明豪──模擬真實量子傳輸實驗 探索新穎材料電子行為

2021-10-14 18:00:00

故事‧觀點

懷抱著科學家與足球員雙夢想,劉明豪利用課餘時間踢球,也如願成為物理學家,鎖定介觀物理、石墨烯、量子傳輸等領域研究,為眾多實驗團隊提供量子傳輸模擬,計算出與傳輸實驗高度吻合的結果,進而準確了解實驗量測結果中的物理機制,他更創建量子傳輸虛...

Read More

自建量子電腦外的新選擇!成大善用 Amazon Braket 悠遊不同量子硬體架構,展開研究!

2023-08-22 08:30:00

故事‧觀點

量子科技與 AI、IoT 並列成為引爆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大科技,未來量子科技即將改變人類生活,量子科技應用前途各國翹首盼望,先進國家莫不將它列為關鍵的國家發展策略。為了接軌國際研究水準,「成大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受到國科會計畫支...

Read More